时间:2020/1/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黑龙江鹤岗这几天被刷屏,因为那里的房价已经低廉如大白菜,每平方米几百元的房子比比皆是。二手房均价一两千元,连警察招聘都送房送车。虽然感叹鹤岗的房子绝对良心价,但是在当今环境下,房价低到这个程度绝对是不正常的。现在乡下盖房子的成本(大致相当于钢筋、水泥、沙子、人工相加),只有居住属性的那种,每平方也得八九百。

鹤岗那个价位的房子,基本上只有居住属性,绝对没有任何金融属性,连商品属性都很少。如果全国房子都是如此这般,绝对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预示着共产主义即将实现。然而全国房价现状,如你所知所见所感受。

全国城市中,只有居住属性城市的房子,之前有一个甘肃玉门,鹤岗算第二个。后面还有没有,还有多少,以及什么时候诞生,这都关乎运势。

格局看,关乎国运。局部看,关乎个人财运。

事实上,不是鹤岗不想炒房,只是用尽手段没有炒起来而已。哪怕是炒房杀手锏棚户改,也不起作用。原因何在?大致有三个:

人口总数在减少,老龄化

青壮年外出打工不归

精英人口留不住

简单说,就是老龄化加缺乏精英与青壮年,更为简单地说,缺乏接盘侠,整个城市依靠财政拨款和举债维持。分析背后深层原因,任何资产如果没人接盘,价格都会趋于零。况且所谓房子本就是钢筋混凝土。因此“人”才是运势的关键所在。这也符合立体史观大周期律。

为什么人口外流?首先鹤岗那地方偏僻寒冷,又是边境城市。其次那里缺乏产业。为什么那里之前会有那么多人呢?原因很简单,鹤岗曾经是煤城,因煤而兴;如今煤炭枯竭,因煤而衰。正如玉门因石油而兴衰的道理一样。也就是说,鹤岗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

现阶段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还有68个。

对照一下这些城市,共性很明显,青壮年和精英外流,房价都不高。

如果仅仅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也没必要写一篇杂谈。这里说的运势,主要还是想说几句国运。作为一介匹夫,说国运貌似大言不惭。然而国运关乎每一个人,就假装轻狂一下,权当位卑而不忘国忧吧。

按照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和平时代边境城市应该发展机会更多才是。鹤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对岸就是俄罗斯,人更少。整个乌拉尔山以东,有俄罗斯百分之八十的土地,但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口。苏联原本是整体布局,均衡发展;苏联解体之后,很多城镇被遗弃,尽管那里资源异常丰富。

老友们都知道,我本人一直坚定看好国运向上走。那为啥还要写这个文章?

老友们同样知道,在我眼中,大历史周期转移的过程中,所谓历史三千年最大的变革,并非是清末帝国灭亡,也不是民国时代的各种战争,而是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农村逐渐空心化甚至消失以及城市的崛起。这是一个大命题,这里暂且不谈。这里谈谈小城镇的命运。

所谓资源枯竭型城市,就是赖以生存的产业链崩塌,生机在流失。农村空心化甚至消失,本质上也是原始的产业链崩塌,生机流失。实际上中国的中西部、北部、东北部,很多小城生机都在流失,正在变成实际意义上的瘦城。

我去年秋天去锡林浩特时写过几篇瘦城的杂谈。这些瘦城面临的困局都是产业链脆弱,青壮年和精英人口流失。结果很简单,最终只能依靠财政拨款和举债维持,适合生活养老而没有发展潜力,最终逐渐瘦弱。如果说之前小城镇生机流逝只是一个趋势;但从4月8日,发改委公布《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之后,这个趋势会进一步加速。

“通知”明确大中城市取消或放松落户限制,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也要大幅增加落户规模。其目的是强化大中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领头羊作用。但毫无疑问的是,该政策会加速精英和青壮人口向大中城市流动。通知下发和鹤岗房价大白菜化一前一后成为热点新闻,绝对不仅仅是巧合。

——现有的产业结构性,小城生机正在加速流向大城市。拥挤的地方越来越拥挤,空荡的地方越来越空荡。

——全面城镇化布局向重点城市布局战略性转变,好比全面进攻转向重点进攻。

然而我在想,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再过一代人,偌大的中国,绝大多数人生活在二十个左右的大城市里真的就是理想状态么?

难道说工业文明的社会形态,真的就是越来越拥挤到超级城市里?当然这个趋势大家都会认为是理所当然。周边的韩国日本都是例子。但我隐隐感觉到有些不对。要知道这个趋势是相当于社会在收缩,从大历史观中看,文明形态越高,自由度应该越高。工业时代之前的社会都有开疆扩土的现实诉求和心理诉求,现代人却在往大都市收缩,明显和大趋势是违背的。

为什么呢?要仔细想一想。嗯,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课题,不仅涉及到社会心理学,还涉及到产业分工。









































哪里治白癜风最专业
北京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egangzx.com/hgshj/56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