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端午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幼儿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同时也为了让幼儿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教育第六幼儿园开展了以“悠悠民俗、浓浓粽香”为主题的端午节系列活动。 端午习俗之食粽子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北方的粽子多是以江米混着蜜豆和蜜枣,再以竹叶包裹。而粽子的传统则由来于汨罗江边的渔夫,将米丢入江中平息江中的蛟龙,希望他们不要将屈原吃掉。在知道了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之后,有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体验折手工粽子的乐趣,有的小朋友邀请家长来到班级,一起跟老师学习包粽子,闻着淡淡的粽叶香,感受着糯米黏在指缝间的惊喜,看着自己创造的劳动果实,吃到嘴里一定会更加美味香甜! 端午习俗之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在幼儿园里,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开展了龙舟DIY活动,孩子们自己组装龙舟,并为龙舟涂上了漂亮的颜色。 端午习俗之挂葫芦葫芦为藤本植物。藤蔓绵延,结实累累,籽粒繁多,人们视作象征子孙繁盛的吉祥植物,枝“蔓”与万谐音,寓意万代绵长。民俗传统认为葫芦吉祥而避邪气。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制作纸葫芦,看小朋友们认真的模样,用力吹起一个个鼓鼓的葫芦。 端午习俗之撞鸡蛋端午撞鸡蛋寄寓着人们对于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鸡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生育与生命的象征。传说,开天辟地的盘古在鸡蛋中化孕“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商的始祖契为“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而生,秦始祖大业也是“玄鸟孕卵,女吞之”受孕。为增进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老师们组织幼儿进行了端午撞蛋大作战活动。一般鸡蛋、鸭蛋都有一头稍尖、一头稍圆,比较尖的这头因为撞蛋的时候接触面积小,撞蛋的时候压强更大容易取胜,让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们的作战成果吧。 端午习俗之五彩绳端午节系五彩绳的习俗起源于汉代,民间把五彩绳看成“五彩龙”,端午节又称“小儿节”,五月被古人称之为毒月,端午节系五彩绳有保护儿童驱妖避邪之意。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老师们准备好了线,带领小朋友们一起编制属于自己的五彩绳。据说,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绳剪下来扔在雨中,会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哦。 通过本次端午节系列活动,孩子们了解端午、感知端午、走进端午、品味端午,体会着传统节日的快乐与童趣。通过这些孩子们喜闻乐见,妙趣横生的活动,孩子们提前度过了一个轻松、愉快而又收获颇丰的端午节,增进了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在寓教于乐中传承了传统文化。同时让孩子们感受到在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浓郁的文化气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教育第六幼儿园赞赏 长按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