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各位主要看二手房交易数据,自己分析,我的文字描述部分可以忽略。 东北四个城市,最近一年,房价涨了不少,一反过去的沉闷走势,毕竟全国房价普涨,东北也不会掉队,主要原因在整体理财利润下降,资金最后还是会返回合适的投资渠道。 这种情况下的房价上涨,可能不会只有一次,还有第二次,第三次,关键就看利率能走到多低。 然而,东北四城普涨,各个地级市却多半在走低,此时在全国房价冷却的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分析东北四个城市,城区与郊区的房价走向对比,对于我们判断未来内地大城市的房价走向,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以下的图片上显示的涨跌幅度,由于考虑到全国普涨10%,加上资金有成本,因此显示的百分比为安居客上的涨跌扣掉10%的数据,非实际价格的涨跌数据,用以显示趋势下的对比关系而已。 黑龙江,人口万人,去年出生23万人(与广州出生相等) 1、哈尔滨万人 2、绥化万人 3、齐齐哈尔万人 4、大庆万人 5、牡丹江万人 6、佳木斯万人 7、鸡西万人 8、黑河万人 9、双鸭山万人 10、伊春万人 11、鹤岗万人 12、七台河92万人 13、大兴安岭51万人 哈尔滨(去年同期,涨19%,前年) 绥化(去年同期,小涨) 齐齐哈尔(去年同期,无涨跌) 大庆房价(去年同期,小跌) 牡丹江(去年同期,无涨跌) 佳木斯(去年同期,涨) 鸡西(去年同期,实无涨跌) 哈尔滨观察: 省会房价平均大约为下属地级市的2-3倍。 城区价格约为郊区两倍。 核心区涨幅较大,但是近郊出现一两个区涨幅更大。 远郊的房价最终走向一个合理统一价格,趋近于核心区的一半价格。 吉林,人口万人,去年出生18万人(大约与福州加厦门合计出生相同) 1、长春市万人 2、吉林市万人 3、四平市万人 4、松原市万人 5、通化市万人 6、延边州万人 7、白城市万人 8、白山市万人 9、辽源市万人 长春(去年同期,涨24%,前年) 吉林(去年同期,涨15%) 四平(去年同期,无涨跌) 松原(去年同期,实质跌) 通化(去年同期,小涨) 延边5(去年同期,实质跌) 白城5(去年同期,实质跌) 辽源(去年同期,无涨跌) 白山(去年同期,小跌) 长春观察: 和哈尔滨的对比,基本类似。 但是长春市的面积只有哈尔滨40%,因此对比上图,能接近一万的区域显得略大一些。 辽宁,人口万人,去年出生28万人(约等于广西出生人口三分之一) 1、沈阳市万人 2、大连市万人 3、鞍山市万人 4、朝阳市万人 5、铁岭市万人 6、锦州市万人 7、葫芦岛万人 8、丹东市万人 9、营口市万人 10、抚顺市万人 11、阜新市万人 12、本溪市万人 13、盘锦市万人 14、辽阳市万人 大连(去年同期,涨12%,前年) 沈阳(去年同期,涨15%,前年) 鞍山(去年同期,实质跌) 朝阳(去年同期,小跌) 铁岭(去年同期,小跌) 锦州5(去年同期5,小跌) 丹东(去年同期,涨) 本溪(去年同期,涨) 葫芦岛(去年同期,小涨) 营口(去年同期,涨) 抚顺(去年同期,跌) 辽阳(去年同期,实质跌) 盘锦(去年同期,实质跌) 阜新(去年同期,小跌) 沈阳观察: 沈阳核心区有的均价,高于哈尔滨和长春核心区,应该是因为辽宁的人口基数大于前两省带来的。 大城市的最远郊区,有可能价格比地级市更低,因为人口向核心区移动的方便性更强(比如法库和新民),行政级别更低。 沈阳房价表现出与地级市一样的状态,核心区价值没有得到体现,略贵就往外跑。 大连观察: 有两个区二手房均价超过1.5万。 东北房价最高的城市,没有带动最低区域的房价,庄河显示一年来下跌,瓦房店更是大幅下跌。 核心区近郊的甘井子和金州受益最大,只要是价格低,都能逐步跟上,有可能是轨道交通的功劳。 同时,我也发现,小型地级市里面,目前单价一千到两千元左右的楼梯房大量出现在58同城,比起两年前,数量翻倍: 总的感觉,本人仅仅是感觉,没有做深入分析: 东北四城的涨价主要体现在核心区和近郊区,判断这四个城市仍在扩展,所以近郊区房价有上涨现象。 发现多数东北中小城市的房价最后都停留在或者趋向-之间,省会房价都趋向-左右价格,各省同质化发展,这个很有意思,仿佛是说好了,这个价位刚好是内地省份降低一个行政等级的价位,而缺失的是地级市新房的价格(因为人口外流,以二手房成交为主)。 四城的房产价值,根据人口比例和房价对比,应该占东北大约65%价值,因为人口占30%,但是房价大约为中型地级市价格3倍,是小型地级市和县城房价的6到10倍(大连如果高价房多,有可能四城占70%) 约略看下来,整个东北,70%总值的城区房子里面,核心区和近郊区产生了明显的涨价,超过10%(名义涨幅20.5%),其余涨跌互见,而地级市几乎多半能维持就不错了,更小的地级市多半是跌的。 个人判断,未来东北城市的走向这个趋势仍在继续,但是力道不会像最近一年这么强了,除非全国的利率水平再度快速下降,以吉林省为例,当前人口外流现象仍在持续,新生人口对比一年级新生,仍旧少10%,而内地同期多数城市是出生数量大于小学入学数量。 以东北这么多地级市的人口,对应房价和收入,我非常确定至少有大约四分之一的家庭跑到内地购置房产,并且外地房产价值远超过东北老家的房产价值(下面投票看看)。 之前在群里有过一个这样的讨论,如果今年年底,当地房价无法越过的地方,估计九成地点都不能买了,除非当地生育率数据非常好,还值得等待,或者将来有计划开通高铁站或者设立新的园区,人口明确外流的地区,未来所有的小县城同样会发生。 这是基于近期利率降低,收入提高后,对比的结果,有一定的道理。用这个标准去验证东北城市,四城之外只有吉林市,其他都很难符合标准。 网上的信息显示,年的时候,吉林省小学生总数为多万人,去年的数字则为多万人。小学生减半用了18年,放在全国均值来看,下次的全部小学生减半,需要大约20年时间,但是对生育率高的南方省市地区来说,估计大约需要35年以上。此猜测来自之前的人口金字塔推测数据。 看到这个,我只想说一句话: 守着你房子过一辈子吧,别去祸害别人了。 入群规定如下:入房产白癜风哪儿治得好白癜风用什么药最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