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东北黑龙江那嘎达的地级市鹤岗的房价忽然成为网红,上了热搜。主要是因为便宜,而且是便宜到让人拍案惊奇。 据报道:目前鹤岗市二手房中,市中心的商品房价格在元/平左右。元/平米以下的房屋为12套,元/平米以下的房屋超过套,超过在售房屋的八成。与此同时,单价在元/平米以上的房屋才5套。另外,该地区二手房总价在20万以下的房源89套,总价在30万以下的房源套,超过在售房屋的九成。 在房价普遍暴涨了一轮的这个春天,全国各地纷纷传来抢地的消息,长三角的楼市据说已经跑步进入夏天,抢房子现象又出现了。忽然大东北楼市吹来一股一两千元的凉风,让大家清醒一下,未尝不是好事。 鹤岗虽然是个地级市,其实也就万人口,县级市的规模。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房价就卖吧?主要是因为气候寒冷,百业萧条,人口流失。 这就是我们说的东北现象,这是个典型。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大家知道文涛同志在济南府干得风生水起,到了东北大地之后,就有点淹没在其中了。 有能力的,想作为的,都远走他乡,剩下的基本都是糊弄日子而已。土豪们忙着在山里修建自己的大庄园,鼓捣虎骨酒,偷偷摸摸做现代版的座山雕。 东北尤其是黑龙江,人口流出全国第一,离婚率也是第一,可想而知,这样一个小城市,活力有多大? 所以均价元其实很正常。 想想大青岛,过去几十年间,起码聚集了几十万东北移民,西海岸尤其多。10年前百忍老师操盘城阳星城,多套房子,超过一半卖给了东北移民,印象极为深刻。这就是典型的人口流出么。 这也不是鹤岗甚至东北独有的现象。大西北很多矿业资源型城市也有。 比如曾经的辉煌的石油城玉门,鼎盛时期可以达到13万人,而如今,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工作或者搬离这里,现在这里还不到2万人,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下岗工人、老人等没有资金搬离的人群,只能留在这里。这里的学校、银行、医院等等各种设施数量也迅速减少,急速衰败。在年建立的75平方米的商品房,当时售价就要3万左右,而如今的一套二手房却不值元,每平方米连30元都不到,现在这里的一套房不及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却还是没人买。 国外也不鲜见:年,底特律房价跌到谷底,成为名副其实的白菜价,甚至一美元一套房子都没人要。因为那时候底特律人几乎已经不置业了,整个城市宣布破产,大部分家庭破产,谁还考虑把生存的钱拿去购房? 所以,等将来有了房产税,这样的房产价值的分化会更加严重。百忍老师一再提醒买房者不要盲目胡乱购买,将来悔青了肠子都没人接盘。 买房三要素:人口、产业和配套。说了一次又一次,但是很多人还是傻乎乎去了鸟不拉屎的地方去抢了一套所谓的房子。 人口是第一位的,只有人口流入的区域才有投资价值。其次,这些人口要想留下了安家落户就要有产业能赚钱,否则还是会流失。有了这两条,配套早晚会跟上。所以,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东北房产的贬值陷阱提醒我们,房子要保值和增值是有它的严苛条件的。不要认为东北很遥远,其实就在身边。 从宏观上说,山东也已经成为人口净流出省份。从微观上说,政府规划太大,无法填满,很多大坑就会等着你去跳,而且卖地无节制和计划,哪里的都卖,后续只能靠招揽大批韭菜来消化。 一年前青岛放开落户条件后,去年常住人口也只增加了十万人,这个数字在二线城市中,其实很小。而对于大青岛的城市规划,这么多的郊区宏大计划,更是杯水车薪,远不够用。 前几天有朋友来找百忍老师,说有开发商拿了一块远郊区普通村里的土地,希望给找个合作方,一起操盘变现。翻了半天谷歌地图,才找到这个村边的土地,直接拒绝,如今已经没有开发商敢冒这个险了,连个镇驻地都不是,如何开发?将来哪有那么多傻大头好忽悠来买? 听说连宇宙第一房企的东边那个村里盘都冷了?每次走到那里,都像看见一大片绿油油的韭菜地,埋葬了上万户的青岛韭菜呀。你周边的朋友,有没有中招的? 想看更多原创文章,请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坑不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