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的沈阳(原称“奉天”)是东北距京津最近的大城市,从清末民初就有许多北京评书演员到那里献艺,随后又从沈阳到达吉林、黑龙江两省。吉林在上世纪30年代就有北京评书名家霍正 荣、卢醒笙(沈阳人,北京评书艺人李长彩之徒)、张青山及天津的索存寿等到长春从艺。他们都是演《水浒》的名家,张青山当年曾编《水浒拾遗》在《盛京时 报》连载,后出单行本达24册。随后又有曹枢林到长春(当时为伪满洲国之“新京”)以说《三侠剑》《包公案》为主。黑龙江也自清末便有北京评书演员的足 迹,最早在清宣统二年(),北京评书艺人郭傑川便到卜奎(今齐齐哈尔)等地说演《太平天国》。随后又有北京、天津、沈阳的评书艺人到哈尔滨的北市 场和齐齐哈尔的茶社演出。随着佳木斯、鹤岗、鸡西、阿城等煤矿的开发,大量煤矿工人云集,为了工人娱乐与艺人生存,这些地方陆续建起许多茶社,大批说书艺 人到那里驻足演出,这也促进了这些地方评书的繁荣。 沈阳是清代陪都盛京,荟萃大批文人,评书也引起他们的 著《陪都杂述》中,都有关于评书(当时称“评词”)的记述。年辽宁省博物馆清理馆藏旧拓片时,又发现光绪四年沈阳小东关老君堂所立“江湖行”碑 (原碑已毁)拓片两张,记载了包括评书艺人牛瑞泉、戴德顺等在内13位“江湖人”。 现在仅知戴德顺为北京评书艺人,是牛瑞泉的弟子,也属王鸿兴第六代传人。光绪初年他从天津到沈阳,在沈阳另立门户,按“悦、庆、桐、浩”四字排辈分, 收徒如陈悦贤、马悦卿、李庆魁、金庆岚、宋桐斌、固桐晟、陈浩智、刘浩鹏等。再加上此时期从北京直下关东的潘诚立、福坪安、梁殿元、丁正洪等,遂形成清末 民初北京评书在东北遍地开花的局面。而到了上世纪40年代,沈阳更是形成了“四大说家”(卢醒笙、宋桐斌、丁正洪、施星夔)。 由天津到东北的北京评书演员福坪安,常演书目有《隋唐》《水浒》《明英烈》《包公案》《五女七贞》《永庆升平》等,都是北京评书的“书路儿”,他在 年以前经常往返演出于京津与辽宁之间,后来久居营口,在评书界德高望重。满族的固桐晟(—)原名固松年,生于北京,祖母为爱新觉 罗宗室。辛亥革命后,满族“钱粮”停发,流落到东北,结识许多清代遗老, 积累了大量清廷典章知识,后习说评书,年他在沈阳拜评书名家李庆魁为师,下海从艺。随后又被陈士和收为义子, 学说《聊斋》,多年在天津、沈阳、长春等地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定居长春。他根据族内见闻创作的《清宫秘史》颇受听众欢迎,成为其代表作。此外,在东北还有许多鼓书艺人(以演唱西河大鼓为多)弃唱改说,也 成为评书演员。此习虽然形成于天津,但在东北更为普遍,如沈阳书坛“三杆大旗”赵玉峰、程福田、黄福才,原来都是天津的西河大鼓艺人,在书馆常年说唱长篇 鼓书,到东北后都先后改说评书。 新中国成立前流动于京津与东北之间的演员,年后有的定居东北,如固桐晟定居长春、袁阔成定居营口、杨田荣定居鞍山等,他们对发展东北新评书都 起到了推动作用。“文革”后,从鞍山崛起的刘兰芳、单田芳及本溪的田连元等,从书馆茶社登上电台、屏幕,既扩大了评书在新时期的影响,也使他们成为当代评书的代表者。 热闹火炽的天津评书 袁阔成《三国演义》第63回马跃檀溪刘备访贤 快板书:《西游记》43 温文典雅的北京评书 袁阔成《三国演义》第64回遇良才刘备得单福 快板书:《西游记》44 吸纳百家的湖北评书 袁阔成《三国演义》第65回巧用兵单福得樊城 快板书:《西游记》45 方言浓郁的云贵评书 袁阔成《三国演义》第66回彷笔迹程昱赚徐母 快板书:《西游记》46 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哪里医院好北京请问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呢
|